您好,欢迎来到 清泉书院! 去首页
查看全部
    0 已选0
    0

    我的积分

    0

    优惠券

    已领取的优惠券

    黄宾虹:传统基础上的独特构图法

    黄宾虹传统基础上的独特构图法


    作者:湖北黄宾虹艺术研究会

    发表日期:2023-06-28


      章法,在传统绘画中是指画面的布局或构图。南齐谢赫在“六法”中称之为“经营位置”。

      对于章法,历代画家都十分重视。唐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中更将“经营位置”视为“画之总要”。近人吕凤子先生称章法为“置阵布势”。明李日华《竹懒画媵》中更是声称:“大都画法,以布置意象为第一。”清邹一桂则说:“以六法言,亦当以经营为第一。”

      中国山水画的章法十分讲究立意定景,并要求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,运用宾主、开合、繁简、虚实、参差等对立统一法则来构图,以达“远取其势,近取其质”的艺术效果,并巧妙地处理画面的空白,使无画处皆成妙境。

      黄宾虹山水画的构图章法可谓变化无穷、戛然独创。他的构图章法既从传统变化而来,又不为传统所囿,而是根据自然山水的千变万化,置阵布势,合众长为己有而成之。


    230906黄宾虹传统基础上的独特构图法.cdr_0001.JPG


      有人曾说,观黄宾虹的山水画,似乎永远重复着同一个简单图式,他的构图基本沿袭古人而来,没有太大的变化。此话乍一听来似乎有理,然仔细分析,这可能是对其章法不作深入研究而产生的印象。黄宾虹对章法有着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圈,他在《画谈》一文中曾有《章法因创之大旨》一节,对山水画的构图章法作过专门深入的研求。

      现将黄宾虹有关构图章法的论述摘录如下:

      “章法有因有创,创者固难,而因亦不易。”(《画法》)

      “师古人启来者,事虽因而实创也。”(《美展国画谈》)

      “法古而出之以新奇。新奇之者,所谓狂怪近理,理在真山水中得之。”(1948年《与苏乾英书》)

      “夫惟画有章法,奇奇正正,千变万化,可与人以共见;而不同用笔用墨,非好学深思者不易明。”(《章法因创之大旨》

      “自然二字,是画之真诀。”(《自题山水》)

      从上不难看出,他对构图章法的认识是在充分运用传统的构图章法基础上,以真山真水为范本,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蕴,使有限的山水形迹隐逸在无限的空间里,使其远近、虚实、黑白、天地都无不融于笔墨之中而化为无尽空间的深度,令画面的布局达到合理、和谐、统一的宏阔境界中。


    230906黄宾虹传统基础上的独特构图法.cdr_0002.JPG


      中国画的透视,其实就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特定的观察思考方法。是将客观的对象融注于主观的情蕴中,演化为心中无限的审美意象,其总的要求是“目所绸缪,身所盘桓。俯仰自得,游心太玄”。看山水时,心、眼要来回往复,由近及远,由远及近,上下高低,前后左右连续不断地看,这就是所谓的“绸缪”;“盘桓”就是流连往返,欲进不前之意。诗人陶渊明在《归去来辞》中有“扶孤松而盘桓”之句就是此意。

      中国画的透视法又和传统西洋画的透视法有所不同。传统西洋画的透视,是近大远小,在最远处用一个消失点来统一画面的景物,故称之为“焦点透视”;而中国画,不管是近看远看,还是左右移动地看,都能使所见之物成为完美的统一体。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消失点的缘故,可称之为“无点透视”或“散点透视”,并由此形成“平远,高远,深远”三远法的取景原则。


    230906黄宾虹传统基础上的独特构图法.cdr_0003.JPG


      长期的艺术实践,形成了黄宾虹对构图章法的独特经验与见解:

      “章法有殊,其法有三:一曰山有脉络一高低起伏,宾主得宜;二曰水有源流一云泉稠叠,曲折回环;三曰路有出入一交通往来,若隐若现。山则一本万殊,水则万殊一本。”(《九十杂述》)

      在黄宾虹看来,观察山水自然时,要仔细研究,具体分析。该注意的地方,即使是远处,也须看得清楚;不重要的景物,即使是近处,也可视而不见。只有崇法自然,外师造化,了然于胸,这样才能在作画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到对象中去,托情于景,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,以达到“我之为山水,山水之为我”的境界,使所绘之画成为“竖划三寸,当千仞之高;横墨数尺,体百里之迥”。


    230906黄宾虹传统基础上的独特构图法.cdr_0004.JPG


      综观黄宾虹的山水画,可将他的山水透视法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:

      1、近景与远景处理法

      观察山水时,将景物向前推远,或者在想像中将自己向后推远。这样就会将眼前的景物缩小,远景部分也就变得比较清楚,以至产生远景清晰的效果。

      2、平远与深远处理法

      看景时,无论平地或山上的景物,画家应想像成自己好像是随着景物的高低而作升降。画家的眼睛应比所视的不同位置的景物略高,这样较能通观全貌。

      3、俯视与平视结合法

      观看山脉时,画家的眼睛需作俯视,即将眼睛略抬高些;但看山中的人物时,则需作平视处理,否则把人画矮了会显得难看而不协调。

      4、俯视与仰视结合法

      看山脉时,其后面一层高上去的山脉,视线也应略抬高些,这实际上是在想像中把人升高。但看近景的山峰,一般则又应举目仰视才行。


    230906黄宾虹传统基础上的独特构图法.cdr_0005.JPG


      由此而观黄宾虹的山水画,其繁密巨构,气势磅礴,意境深幽; 其疏简小稿, 虽景物较小,画面不大, 然风韵别致,意趣无尽。这些都与黄宾虹对山水画透视法的独特而深刻的见解相关,并由此而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构图章法不无联系 ,从而构成黄宾虹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元素。

      (文节选自《山高水长 - 黄宾虹山水画艺术论》)


    230906黄宾虹传统基础上的独特构图法.cdr_0006.JPG